首页 > 实时讯息 >
渔民阿海:从“毒海”翻船到“归港”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1:13:00“别人说打渔人‘脚底有浪停不住’,我却数次挣扎在‘毒海’里,最终翻了船,还把全家人都拖下了海……”
在江门渔码头,阿海(化名)的名字曾让乡邻摇头叹息。这位三代捕鱼为生的渔民,三次坠入毒品深渊,历经妻离子散、家财尽失,最终在亲情与戒毒民警的帮扶下,完成从“毒海”到“归港”的生命救赎。
漩涡:浪尖上的沉沦
1985年出生的阿海,15岁便随堂哥出海捕鱼。2003年在珠海渔市接触“蓝精灵”(氟硝西泮)后,人生航向开始偏转。2008年首次因吸食冰毒被查时,新婚妻子正怀着大女儿;2012年二次强戒,妻子带着襁褓中的小女儿离去,其渔获批发执照也被吊销;2020年三度被送强戒前,老父亲含泪砸碎渔船:“这些木头都比你有人性!”,家族祠堂更因百年首现“吸毒者”欲将其除名。
愿桥:高墙内的觉醒
刚到省四戒所时,阿海抵触戒治生活,常因病痛折磨与人冲突。戒毒民警以“亲情重建”和“责任担当”为突破口,通过“愿桥·让爱回家”计划引导他直面家庭责任。阿海通过写家书及习艺劳动等方式,利用好每月的亲情电话时间,向家人表明决心,用劳动报酬争取家人谅解、修复亲情关系。

“愿桥·让爱回家”活动开展几个月后,阿海和家里的关系逐渐缓和,他再次找到戒毒民警,希望每月在回信时能让他听一下8岁小女儿的录音。当听到女儿唱出“月光光,照船窗,阿爸几时返渔港……”,阿海顿时泪流满面。

归港:咸风里的新生
“戒毒所就像修船厂,是港湾,而警官们则像是给破船换龙骨的老船匠。”阿海对戒毒所和戒毒警察有了新的认识,也渐渐适应了戒毒所的生活,并对“家庭责任”有了新的理解。他说:“感谢戒毒民警与医护人员的帮助和不放弃,点燃了我开始新生活的希望。”
从省四戒所回归家庭以后,他坚持与毒品决裂,连续四年尿检阴性,承包鱼塘重谋生计。谈及谋生艰辛,他坦言:“海上风浪再大也看得见,毒瘾的漩涡才是无底深渊。”如今他带着女儿经营水产,更成为社区禁毒宣传志愿者,用自身的戒毒经历去警醒更多的人。“以前总觉得大海无边无际,现在才懂,家的港湾才是最好的锚地。”阿海如是说。
科普时间|“蓝精灵”是什么?
“蓝精灵”的主要成分为氟硝西泮,是一种医用精神镇定药物,其作为快速安眠药在日本等国相对容易买到,有人便通过代购的形式,将其带到国内加价倒卖。但长期滥用该药品,会导致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抽搐、休克、脑卒中死亡等。
在我国,氟硝西泮已被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进行管理,属于毒品范畴,严禁私自买卖,未经批准从境外购买“蓝精灵”并邮递至国内出售的行为涉嫌走私、贩卖毒品犯罪。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珊
通讯员 刘素倩
相关文章
- 2025-04-28 21:13:00 渔民阿海:从“毒海”翻船到“归港”新生
- 2025-04-28 16:50:00 七旬老人迷路 一高中生果断伸出援手
- 2025-04-26 17:40:00 少年要去柬埔寨赚“高薪” 警方紧急拦截:去了你就回不来!
- 2025-04-26 12:55:00 “笔尖”传递温暖,民警热心服务获听障人士“点赞”
- 2025-04-25 16:31:00 女子转账76万请大师为全家改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