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寻访宝丰县观音堂大屠杀遗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8 15:33:00盛夏时节,暑气蒸腾,草木葳蕤。群山环抱的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观音堂村静静地伫立在绿荫下;村前石河南岸峭壁上悬挂着“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五∙一0观音堂惨案遗址”醒目的红色大字;大字东边耸立的“观音堂大屠杀纪念碑”似在述说81年前这里曾发生的残忍的一幕幕。

观音堂大屠杀遗址上的“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大字。 梁国强摄
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位于豫西伏牛山东麓的浅山区,距宝丰县城30公里,西、南与鲁山县交界,西、北与汝州市为邻。观音堂行政村,现辖观音堂、杨庄、柿树湾三个自然村,有380户1305人。观音堂寨位于观音堂村北、杨庄村东北、白岭坡东段,是清末当地官绅为防匪患修建的一个寨。该寨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占地约50亩(1亩≈666.66667平方米),寨墙高约5米,厚约1.5米,有大小房屋300余间,设有南、北两个寨门,修炮楼各一座,南寨门是一小门,俗称“小南门”。石河自西绕寨南、寨东、寨北门流过。如今,观音堂寨已废的旧址上长出了新的楼舍,但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深烙印在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记忆中。

观音堂大屠杀遗址上的纪念碑。 梁国强 摄
1944年4月,侵华日军发动了“豫中战役”。1944年5月6日,侵华日军第十二军三十七师团泽野大队攻入宝丰县城。此后的一年零三个月里,侵华日军在宝丰烧杀奸淫,抢夺财物,在观音堂寨内外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观音堂大屠杀惨案。
1944年5月9日,日军泽野大队(原步兵二二六联队第二大队)从鲁山方面向北“扫”荡。下午,侵华日军在观音堂寨西南的红玉岭、铁山一带,俘虏200多名国民党官兵。傍晚,日军在观音堂寨西南1里的杨庄村驻扎,把国民党官兵关押在杨庄村南大皂角树旁的一座大院内。当晚,几名日本兵趁着风高夜黑,窜到观音堂寨前撞门滋事。情急之下,守寨武装扔下几颗手榴弹,炸死一名日本兵。另外三名日本兵见势不妙,扔下3支枪,仓皇逃窜。
5月10日,晨曦微露,气急败坏的日本军官组织兵力从杨庄北面向观音堂寨发起攻击,打开观音堂寨门,把在寨内避难的1000多名群众赶到“小南门”(南寨门)外,让大家跪在炎炎烈日下的空地上,周围架起5挺机枪。另一部分日本兵蜂拥入寨,疯狂烧杀抢掠。其中,日本兵在胡天喜院内惨杀9人,对尸体进行焚烧。霎时,寨内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个个无辜者惨死在日军的枪口屠刀下,近百间好端端的房舍被日军付之一炬。
在“小南门”前的空地上,丧心病狂的日军陆续把部分群众从人群中拉出,用枪打、刀戳、石砸等手段进行惨杀。当时,被日军残杀的不仅有青壮年,还有老弱病残者。期间,日军还在人群中挑出十几名青年妇女,扒光她们的衣服,让其并排站在人群外边,进行蹂躏刺杀……在日军的枪口和屠刀下,撕心裂肺的惨叫,接二连三倒下的生命,使山野笼罩在血雨腥风中。不到半天,40多名无辜者倒在了血泊中,场面十分残忍。

91岁的胡偏老人在讲述观音堂大屠杀惨案。 梁国强 摄
“我是第二个被拉出来的,日军把我拉到南寨门东边,那里已躺着一个死人,日军打了我一枪,我便昏倒在地。由于子弹从我头皮穿过,不久我就苏醒过来。这时大概八点,我不敢动,偷偷看着日军还在杀人。一会儿,我的胳膊起了一个疙瘩,我疼得受不了,不由得动了一下。日军看我动弹,连打我三枪,只觉得衣裳打得乱动,我又疼又怕,昏了过去。过了很长时间,我实在受不了,身子又动了一下,被日军看见,一个日军搬起大石头向我头上砸去,因石头砸偏,我又昏了过去。过了很长时间,我才又苏醒过来,再也不敢动了,直到听不见枪声和人声才敢活动身子……”1989年10月出版的《侵华日军在河南的暴行》一文中记录了幸存者闫三湾行政村水磨湾自然村村民冯发财生前的这段话。
“水磨湾村位于观音堂寨东北三里许。当时,为了躲避日军侵袭,附近的村民和外地人逃到寨里避难。每次谈起‘小南门’残忍的情状,冯发财都把牙齿咬得‘咯嘣嘣’响!”随行的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原文化站站长赵保国说。
在2025年8月5日寻访途中,我们叩响了观音堂村91周岁村民胡偏(1934年5月6日生)的家门。胡偏老人是头脑清醒的、为数不多的见证人。老人虽然年事已高、耳背,但提起观音堂大屠杀,仍是记忆犹新。谈到“小南门”前日军杀人情景,胡偏的眼泪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声音也几次哽咽。胡偏说:“那年,我10岁。在人群中,我吓得钻到母亲怀里,瞅见日本兵杀害冯发财等村民。母亲怕我喊出声,用手紧紧地捂住我的嘴。当时,我还看见日本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扎入一群众胸部,那人疼得大叫,用手紧紧抓住刺刀。日军猛地拔出刺刀,那人的两手上的肉都被捋掉了,鲜血直往下淌。紧接着,残暴的日本兵用刺刀又照着他的身上猛戳,直至他躺在地上不会动弹才罢手……那血淋淋的场面真是惨极了,日本鬼子真是可恶极了!”
在观音堂寨东南的河滩地上,日军不时把从寨里逃出的群众拦阻下来,押解到河滩上进行砍杀。对远距离、无法拦下的群众,日本兵放狼狗撕咬,或用枪射杀,30多名无辜的百姓在这里惨遭杀害。

侵华日军惨杀崔遂德老人时用的碓槌窑。 梁国强 摄
在观音堂寨西南的杨庄村,日军把关押在杨庄村的200多名国民党官兵,分批绑架到紧邻杨庄村前石河南岸的石崖上,边用大刀砍杀,边把尸体推到石崖下。砍累了,手困了,日本兵就把三四十名国民党官兵一齐押到石崖上,疯狂地用机枪扫射。随着“哒哒哒”的枪响,遇难者有的滚落悬崖下的河滩上,有的横尸在悬崖上的草丛中。
时至中午,日军喝令年过六旬、双腿残疾的崔遂德老人宰杀一只抢来的羊,崔遂德因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日军恼羞成怒,两名日本兵将崔遂德头摁到一个碓窑(石臼)里,另一名日本兵操起碓槌,疯狂地向其头颅砸去。随着一声凄惨的叫声,“咯吱咯吱”搉砸声,崔遂德老人血浆四溅,倒在了血泊中。“现在,这个碓槌窑还存放在观音堂大屠杀惨案纪念馆里。”下午,日军又抓了100多名群众做“苦力”,北去汝州。

侵华日军使用的水壶、钢盔、军刀。 梁国强 摄
胡偏说:“当时,我在‘小南门’前的人群中亲眼看见了日军暴行,还不时地听到寨东南的河滩上、寨西南杨庄村南石崖传来的枪声。日军走后,这些地方死人成堆。村民含泪把遇难亲人从死人堆里找出来,进行了掩埋;对于无人认领的尸体,村民将其集中掩埋在沿河的几个大坑里。时至六月,一场大雨后,山洪暴发,河水暴涨,腐烂的尸体、血衣被冲到下游的河滩上。空气中氤氲血腥的味道,让人喘不过气。”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宝丰县历史》(第一卷1921-1949)《宝丰县志》等历史文献资料,对该惨案进行了详细记述。《宝丰县志》记载:“日军此次暴行在观音堂寨附近、石河两边,共杀害无辜村民和国民党抗日官兵300余人,烧毁房屋近百间,抓走村民100余人做‘苦力”。”日军惨无人性的烧杀抢掠的手段,可谓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这些年,我多次陪同省、市、县的老师们踏勘采访,每次听到见证人的讲述,站在日军残杀同胞的地方,我都感到非常揪心。这段沉痛历史,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赵保国感慨地说。
2003年,宝丰县观音堂大屠杀纪念馆在该示范区办公区落成,2005年,该纪念馆迁址到该示范区尖山坡的河南省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2006年9月,宝丰县人民政府在观音堂大屠杀惨案旧址立碑纪念;2008年3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部门复查了侵华日军观音堂大屠杀惨案遗址;2016年9月,该遗址被宝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河岸观音堂寨旧址拔地而起的房舍。 梁国强 摄
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来临之际,脚踏这方被遇难者血染的土地,走进观音堂大屠杀纪念馆里,耳闻目击者的血泪控诉,目睹日军罪恶深重的屠刀,遇难群众鲜血浸染的碓槌窑……那血腥的一幕幕又在山野中浮现和回荡。
青山巍巍,岁月有痕。81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在中华大地上,侵华日军挥舞枪刀、草菅人命、烧杀抢掠,惨无人性的行径,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自强不息,勇毅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郭明远 梁国强 文/图)
相关文章
- 2025-08-08 15:33:00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寻访宝丰县观音堂大屠杀遗迹
- 2025-07-20 18:28:00 拥有“双塔”却在家门口折戟,中国女篮亚洲杯半决赛不敌日本
- 2025-07-13 12:57:00 林诗栋苦战7局憾负张本智和 无缘WTT美国大满贯决赛
- 2025-07-09 10:54:00 未雨绸缪筑防线 以练为战保安全——敦化市贤儒镇开展2025年山洪地质灾害应急避险联合演练
- 2025-07-08 00:56:00 美国将自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和韩国产品征收25%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