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税战引发港股A股下跌,稳股市保增长底牌是什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7:13:00

机构预计短期内风险资产将出现显著的波动性及下行压力,但这并非关税政策的最终结果
编辑|杨秀红
“关税风暴”扰动市场,正从美国蔓延至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
4月3日-4日,美国股市市值蒸发约6.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06万亿元),为史上最大的两日市值蒸发。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大跌后,美股期货4月7日继续下跌,道指期货最新跌1453点或3.77%,报37077点,标普500指数期货及纳指100期货亦分别跌4.16%及5.06%。
对于美股市场连续三日的大跌,美国总统特朗普回应指,并非故意操纵股市遭到抛售,不希望任何市场下跌,但当下跌时,有时需要“服药”来解决问题。他表示,无法预计市场会发生什么事,但美国将会更加强大,除非能够解决与中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否则不会与中国达成协议。特朗普又提到,已经与欧洲及亚洲领导人讨论关税,认为这些国家渴望达成贸易协议。
4月7日最早开盘的亚洲市场,均出现大幅下跌。
经过三天的小长假,A股开盘未能独善其身,三大指数开盘大幅跳空低开,随后一路保持低位。盘中,上证指数最低跌至3097点,跌幅7.33%。截至午盘收盘,上证指数下跌6.34%,报收3130.17点,失守3200点。
深证成指报收9535.10点,跌破1万点,跌幅8.01%。创业板指更是大跌9.74%,科创50下跌6.71%。北证50的跌幅则为10.04%。
根据Wind(万得)数据,A股下跌个股达到了5206只。其中,跌幅超过9%(包括9%)的有3710只。上涨个股仅177只。两市累计成交1.07万亿元。
从板块方面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全线下跌。通信行业以10.47%的跌幅领跌大盘。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的跌幅也分别达到了10.44%与10.21%。27个行业跌幅超过5%。相比之下,韧性较强的为农林牧渔,在所有行业大幅下跌之下,截至午盘,农林牧渔仅微跌0.13%。
截至午间休市,港股三大指数齐跌,恒生指数跌10.70%,恒生科技指数跌13.95%,国企指数跌10.80%。
个股中,快手-W跌16.19%,小米集团-W跌15.25%,阿里巴巴-W跌14.41%,京东集团-SW跌13.44%,网易-S跌13.11%,腾讯控股跌10.81%。生物技术股走低,药明合联跌22.84%,药明生物跌22.82%,康方生物跌19.91%,晶泰控股-P跌18.91%,百济神州跌18.72%,汽车股多数下跌,零跑汽车跌18.67%,吉利汽车跌17.43%,小鹏汽车-W跌16.00%。证券及经纪股多数下跌,港股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证券均跌超15%。
关税反制或推动粮价上行,农业板块或受益避险属性,十月稻田大涨超32%。
南向资金正在持续涌入港股,越跌越买。截至发稿,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50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买入超112.05亿港元,港股通(深)买入超37.96亿港元。
高盛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南向资金购买港股速度创历史新高,年初至今已达640亿美元。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预计短期内风险资产将出现显著的波动性及下行压力。但是,这并非关税政策的最终结果,预期各国将开始与美国进行谈判以减少关税,并提出一些妥协方案。
亚洲其他市场方面,截至发稿,日经225跌6.02%,早盘一度跌超8%,最低破31000点,创2023年10月以来最低纪录。韩国综合指数跌4.74%,富时新加坡海峡指数跌8.12%。
日本首相石破茂4月7日上午就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发表讲话称,对日本来说,美国加征关税如同国难,并表示将通过谈判争取减免。
4月7日上午,《人民日报》发文表示,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坚决稳住资本市场,稳定市场信心,相关预案政策将陆续出台等。美滥施关税将对中国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冲击,我们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当前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应对美关税冲击有底气、有信心。”
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就特朗普近期公布将实施一系列的对等关税措施,列出中国2025年二季度及下半年潜在出台经济支持措施预测,料加速落实全国人大批准的2万亿元财政刺激政策,包括科技、基建及消费;料央行降政策利率10个至15个基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会小幅贬值;在高线城市进一步放宽剩余购房限制;扩大消费者补贴,涵盖更多商品和可能的服务;实施全国生育补助措施等。
资本市场正密切关注关税后续实施情况,包括4月4日中国提出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等反制措施后,美国关税的实际落地情况。此外,宏观政策的落地情况,尤其是对消费的提振及已出台政策效果不足,后续政策的继续加力程度等都备受关注。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的增长目标仍为5%左右。从上面的推算看,如果政策能有效提振内需,内需的扩大完全能够对冲关税对出口的冲击,从而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中银证券发表报告表示,就美国近期公布对华对等关税影响作出评估,经测算模型显示,中国出口价格上涨1%,出口数量下降0.62%。由此测算,如果美国加征的关税全部由中国出口商承担,则中国对美国出口约下降33.5%;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4.7%,对美出口如下降33.5%,将导致中国出口总额下降4.9个百分点。相应地,如果美国新增关税由中国出口商承担一半,则对中国出口影响约2.5个百分点。
不过,中银证券相信宏观政策能对冲关税冲击。中国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实际增速为3.9%,明显低于2012年至2019年水平,也低于2020至2023年平均5.2%的增速。资本形成总额2024年实际增速为3.1%,与历史水平相比,也仅高于2022年的2.7%。如2025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速能恢复到2020至2023年的平均增速5.2%,对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贡献即可达到2.93个百分点;如能恢复到2019年5.96%的增速,则对GDP增速的贡献可达到3.36个百分点。如2025年资本形成总额增速能提升至2019至2021年4%左右的水平,则对GDP的贡献可达到1.65个百分点。因此,如果政策能有效提振内需,内需的扩大完全能够对冲关税对出口的冲击,从而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高盛发表报告,特朗普4月2日公布一系列的对等关税措施,使中国商品的总有效关税税率达到58%,对比在他上任之前此比例仅为11%。而4月4日中国采取报复措施,对美进口商品将征收34%的关税,于清明节假期休市前,全球股市此后已调整9%。将今年MSCI中国指数每股盈利增长预测由9%向下修订至7%,调低对MSCI中国指数估值预测市盈率由12倍降至11.5倍。
高盛续指,中国股市的韧性或许反映了,中美两大经济体双方进行谈判,这可能会导致随后的关税取消;中国政策制定者加大宽松力度的潜力。
责编 | 秦李欣
相关文章
- 2025-04-07 21:51:00 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印尼总统呼吁企业家寻找新市场
- 2025-04-07 20:44:00 全球大跳水!欧股,开盘暴跌
- 2025-04-07 20:43:00 跌出神奇一幕,跌停的主题ETF集体“溢价”,究竟是何原因?
- 2025-04-07 19:20:00 “国补”助力,盐城盐南高新区3C数码消费热度狂飙
- 2025-04-07 19:15:00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回应美国关税对港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