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天气预报】“五一”假期前,内蒙古还将经历一次降温!假期出行请注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6:37:00    

【来源:奔腾融媒 新闻天天看】

最贴心 最暖心的内蒙古民生新闻

未来几天呼和浩特天气情况

最好的春天就是现在

一抹绿色、一缕花香

这个季节

如同少女般的羞涩

天空澄澈干净

树木的绿意更加浓厚

在这个不冷不热的季节

让我们去有风的地方

拥抱大自然

感受世界

连日来

内蒙古冷暖交替

频繁变化的天气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

天公是否作美?

气象台给出准确答复:是

这么说可以和小伙伴愉快地出去玩啦?

先别着急

五一假期前

还有一次降温哦

预计

29日起

西部偏东北

中部大部

东部偏西地区气温下降4到6℃

中部偏东

东北部偏西地区气温下降6到8℃

局部地区气温下降8℃以上

其实

在春天这个季节

气温忽高忽低

是很常见的

所以这个时段

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

合理调整衣服

避免感冒

晴天单曲循环,大风仍在继续

本周晴天常驻

各地草木萌动

春花绽放

一派春意盎然

今天白天

阳光持续在岗

多地最高气温达20℃左右

明日仍以晴为主

气温变化不大

但早晚微凉

昼夜温差高达15℃

早晚外出仍需添加外套

晴天单曲循环

大风仍在继续

今起三天

大部地区有4、5级短时6、7级

局地8级大风出现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今天上午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提请公众注意防范

做好临时搭建物和广告牌等防风加固工作

受大风天气影响

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

通辽市中东部

赤峰市西南部

乌兰察布市南部

呼和浩特市北部和南部

包头市南部

鄂尔多斯市东南大部以及大青山

贺兰山林区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需要重点关注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用火管理和巡护检查

预防人为火灾发生

五一如何出行?收藏这篇不吃亏

亲爱的朋友们,您和家人利用这五一小长假出去放松一下吗?小编给您呈上几条温馨的小提示,愿您和家人过个惬意的假期。

一、天气预报要关注。最理想的天气是:清晨有露水,天空无云或少云,风速小,气温15℃~20℃。但是,“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不好把握,因此踏青最好选在无风的晴日(以少云天气为最佳),除了要穿长袖衣服外,最好能用点防晒油,有过敏史的人应随身携带一些抗过敏药物。

二、饮食需卫生。春季是一个潮湿多雨水的季节,蚊虫和细菌特别容易滋生,因此应尽量避免饮用生水和吃不卫生的食物。旅途中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近距离出游,最好自备干粮及茶水;在外就餐,不食生、冷和不洁食物,以防病从口入。

三、穿着要舒适。春游或遇上低温阴雨、浓雾等气候状况,正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以,游客要注意穿着适当,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来说,一定要提前取得旅游当地的气候资料,随身带件保暖的外套。雨具是春游必须随身携带之物,最好带一把小小折叠伞或雨衣。

四、带好安全药品。春天空气湿度很大,而气温又不高,湿热毒邪蠢蠢欲动,攻击人体,旅游者旅途休息不好,抵抗力差,易受冷湿而患病。应把自己平时常用及旅途中可能用到的安全药品带在身上,如感冒药、创可贴、降压片、速效救心丸等,以备不时之需。

内蒙古天气温馨提示

近期气温波动较大

提醒大家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着装

另外

五一假期临近

外出游玩时

花粉过敏的小伙伴需随身备好口罩

赏花时佩戴口罩和眼镜

能有效阻隔花粉

减少与花粉的接触

最新天气资讯

27日20时至28日20时,全区大部地区晴间多云;西部偏东北、中部偏北和偏东地区4、5级短时6级偏西风。

28日20时至29日20时,西部偏西、东北部地区多云间晴,阿拉善盟西南部、呼伦贝尔市大部有分散性小雨、雨夹雪或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全区大部地区4、5级短时6、7级局地8级偏西风或西北风,西部局部伴有沙尘天气;西部偏东北、中部大部、东部偏西地区气温下降4到6℃,中部偏东、东北部偏西地区气温下降6到8℃,局部地区气温下降8℃以上。

29日20时至30日20时,西部偏南、中部偏西南、东北部地区多云间晴,阿拉善盟南部、鄂尔多斯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偏南、乌兰察布市南部偏南、呼伦贝尔市大部有分散性小雨、雨夹雪或小雪,其中,呼伦贝尔市北部偏北地区有中雨或雨夹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中西部大部、东北部偏西地区4、5级短时6、7级局地8级偏西风或西北风,西部局部伴有沙尘天气;中部偏东、东北部偏东、东南部地区气温下降4到6℃,局部地区气温下降6℃以上。

来源:内蒙古天气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