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如何撕裂多边贸易体系?| 新京报专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8:03:00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图/新华社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一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欧盟、日本、越南、印度分别加征34%、20%、24%、46%、26%。
此前,特朗普就曾宣布将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要求贸易伙伴国在关税水平上与美国“对等”,即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率等同于对方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税率。这一政策被视为特朗普政府践行“美国优先”理念的核心举措,但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及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引发广泛争议。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
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
数据显示,美国前15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指将不同商品或不同税率的关税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税率)普遍高于美国(如印度12%、韩国8.4%),特朗普认为这种“非对等”关税导致美国长期遭受“不公平贸易剥削”。通过强制关税对等,美国试图缩小商品贸易逆差,重塑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此外,该政策还服务于特朗普的国内政治议程:通过提高进口商品成本,推动制造业回流,为本土产业创造保护壁垒,进而取悦蓝领选民,巩固政治基本盘。
政策设计涵盖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税率对等、产品层面的逐一关税匹配,以及针对非关税壁垒(如增值税、行业补贴)的综合评估。其实,这本质上是将关税工具化、服务于“公平贸易”口号下的单边主义诉求。
草率的测算蕴含巨大不确定性
此前据媒体报道,包括特朗普最亲密的顾问在内,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终的细节。特朗普在宽松和强硬路线之间摇摆不定。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将根据其他国家的关税税率、税收政策和货币管理等多项措施来确定“互惠”关税。
政策发布后,虽然特朗普及其团队声称对等关税主要是考虑到各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实际上似乎是简单根据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占美国对该经济体进口的比重来测算的。
这既违反WTO规则,也无视所谓“对等”中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高额关税,比如美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120%关税,中对美仅25%。而且把各国国内增值税进行比较而得出“不对等”的结论完全有悖于经济基本常识。
现在大棒落下,但可执行程度和未来所谓“交易的艺术”如何实施,也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同日签署的行政命令表示,允许美国在贸易伙伴进行报复时提高关税,或者在贸易伙伴在经济和国家安全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时降低关税,这为公布的关税税率水平留足了谈判空间。
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全球风险
不同以往的是,这是一场针对全球的贸易战。对等关税加征幅度远超市场预期,全球资产价格剧烈动荡。美国股指期货下跌,美元指数下跌,国际油价下跌,国际金价上涨。
特朗普上任以来,把美国的整体关税提高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专业人士和机构担忧,这将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不平等问题更加严重,而且很可能会引发财政问题。
“对等关税”的实施还可能引发全球贸易体系的连锁反应。加拿大、欧盟、日本等美国传统盟友已明确反对,认为该政策破坏多边贸易规则,导致全球经济受损。
例如,加拿大此前已宣布对美钢铁、铝产品加征25%报复性关税,欧盟也威胁采取反制措施,全球贸易摩擦烈度或进一步升级。
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不可避免成为“对等关税”的重点目标。2024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位居全球首位,部分产品如钢铁、铝、电子产品可能面临更高关税。
从短期看,中国对美出口成本上升,相关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美国消费者则需承担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剧其国内通胀(当前美国通胀已现反弹迹象)。 中美贸易谈判也将面临新的考验,中国商务部已明确表态,反对“关税大棒”和胁迫手段,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并呼吁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分歧。
从美国国内看,政策副作用不容小觑。此前,波士顿咨询公司指出,美国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征收25%关税后,美国进口成本增加约220亿美元,推升制造业成本;零售、农业等行业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成为主要受害者。
经济学家普遍警告,关税措施可能导致美国2025年通胀压力加剧、经济增长率下调,甚至引发衰退。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测算,特朗普加征关税,或将使美国GDP下降约0.8%。
从通胀影响来看,在不考虑对等报复的情形下,通胀中枢(衡量物价长期波动趋势的核心指标)或抬升1.2个百分点,升至4%。
高盛集团起初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对美国同比增长率的冲击将在0.3个百分点达到峰值。然而,随着特朗普的态度越来越强硬,该银行的分析师现在认为,冲击将在0.8个百分点达到峰值,如果他继续升级,可能会达到1.3个百分点。
长期来看,“对等关税”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冲击更为深远。WTO框架下的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减让原则被单边主义撕裂,各国可能被迫进入“关税军备竞赛”,全球供应链重构成本飙升。
美国试图以“公平”名义行保护主义之实,最终或将导致其国际盟友离心、多边机制失效,全球都有可能被拖入困境。
撰稿 / 万喆(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相关文章
- 2025-04-05 00:01:00 刘元春最新发声!“中国资产重估不是短期事件”
- 2025-04-04 20:54:00 乌外长:乌克兰代表团即将访美 就矿产协议进行磋商
- 2025-04-04 20:30:00 阿斯利康华人女高管离职加盟本土巨头!医药行业格局生变
- 2025-04-04 10:41:00 每个成员国都要达标!美国要求北约“份子钱”再加码
- 2025-04-04 09:25:00 美股暴跌 道指重挫逾16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