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际经贸震荡下的外资企业:从三个关键词看到“湾有引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4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吴佳霖 广州报道

一直以来广东都是外资企业的投资重地,今年前2个月,在全国FDI(实际使用外资)下降的背景下,广东却能实现“逆风翻盘”——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4家,同比增长16.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3.1亿元,同比增长5.9%。

国际经贸形势变幻无常,新一轮关税措施波及全球,资本市场接连震荡,广东今年来却频频释放开放信号旨在吸引更多全球优质资本。就在近期,包括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法国工商会、霍尼韦尔、洲际酒店集团、IBM等在内的外国在华商协会和外资企业代表组成庞大交流团,深入广州、深圳等地考察。

“希望更多外资企业投资广东,共享大湾区机遇。”在4月2日的外资企业“广东行”政企交流会上,多位广东政府官员从政策优惠、产业优势、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推介。

吸引外资既要谈“金”,又要谈“心”,这也是政企交流会举办的目的之一。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在政企对话环节,10余家外资企业表达了诉求和合作意向,政策对接需求涉及17个相关部门。

外资企业关心什么?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了这场对话会,得出外资企业最关注这三大关键词——产业图谱、制度优势、公平准入。例如,如何获得来粤投资的政策支持?如何融入地方的产业集群体系?如何进一步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能否优化医疗等现代服务业的准入流程?在参会外资企业的眼里,当下他们希望能够抓住在广东的投资机遇,并于此地链接全球。

外企最关注三大关键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关注到,参加交流会的外资企业,涉及传统制造、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多位外资企业代表都重点关注广东的产业优势,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机遇。

例如,阿尔斯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的代表提到,作为全球第二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服务商,企业在中国布局了11家合资公司,唯独在粤港澳大湾区没有投资落地,而这个区域将是公司下一步战略发展的重点。

既有投资计划,如今企业关注的是,如何深刻融入广东如今力推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我们关注到,去年深圳‘20+8’产业集群上线了2.0版本,加大力度重点鼓励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布局,加强基础工艺等制造基础布局,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希望能够对接和融入这样的产业集群体系。”该负责人说。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GE医疗)的代表也提到,企业不仅希望扩大在广东的供应商基地建设,还计划在广东开拓科研和产业合作,在产学研方面取得突破。

不难发现,外资企业的关切紧紧围绕广东的产业展开。广东不仅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个5000亿级的产业集群,汽车等15个行业规模在全国各省市都居首位,今年还发布了《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强调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

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代表特别提到,作为以软件和咨询为主导的公司,企业在广东积极部署人工智能领域,希望利用广东蓬勃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本地的企业进行联合创新,其在交流会上特别关注广东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

如果说在广东产业转型的路上,外资企业灵敏地察觉到了机遇,那么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优势,则是企业投资的另一重要考虑。

不管是GE医疗、迪碧医疗、爱尔康等医疗健康企业屡提粤港澳大湾区是否能够利用开放优势进一步放宽医疗准入门槛,还是格兰富、加拿大养老基金等金融服务企业关注跨境融资、行政流程简化、跨境投资便利化等政策,在多家外资企业眼里,广东走在开放前沿,如果广东能够优化各种准入限制,那么未来还能复制经验,有助于企业在中国深入投资。

“公平”则是外资企业提到的另一大高频词。例如,GE医疗提到希望在设备集采等方面获得与其他民营企业同等标准的市场准入条件,阿尔斯通的代表提及,作为交通行业制造企业,期盼广东提供高水平开放环境及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此,广东省科技厅等部门回应,承诺外资企业参与到国家和省级各类项目中享受内外完全一致的国民待遇,同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继续支持外资企业在广东设立研发机构。

打造外资强“磁场”

在这个交流会上,广东省各个部门负责人针对外资企业提出的诉求逐条回应,从政策优惠到产业优势再到营商环境推介,一一详细解答。

这些回应正是广东的吸引力所在。看产业,从深圳的电子信息到佛山的智能装备,从广州的生物医药到东莞的新材料,广东构建了30分钟供应链响应24小时通关服务的产业生态;看政策,在外资10条、稳外资12条、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办法和招商引资20条等政策基础上,去年广东出台《广东省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力度的专项实施方案》,对外资企业来粤投资给予不同的政策激励。

而在外资企业最关心的营商环境方面,三年前,广东就出台了全国首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正如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国智在交流会总结环节所言,广东一直以来走在对外开放前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未来,各部门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和执行性,同时让这些政策贯穿外资企业在广东投资发展的全过程,以及进一步用好广东的开放优势创新政策,为全国提供参考。

澳大利亚百健士集团首席财务官和董事张文彬在交流会上提到了企业的投资意向,据介绍,企业专注于高端微藻研发,特别关注小球藻在医疗健康、绿色农业和环保碳中和领域的应用。从去年开始,百健士就在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佛山等地进行调研,希望在广东建设研发中心或大规模工厂,可以考虑以独资或者是以合资的方式建厂。

“通过这次‘广东行’活动,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便利性。”张文彬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他在交流会上提到了三点诉求,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在他看来,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一直承担着外资引进“桥头堡”作用,希望能够推进与广东的合作,同时通过技术协助中国解决绿色农业和环境保护上的痛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分析,广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广东政府有效有为,为吸引外资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广东市场规模庞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业基础雄厚,尤其是智能制造基础,科技创新能力强,这些综合优势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和商机。同时,广东在人才、土地、数据等要素支持方面也表现出色,为外资企业能够进来、留住并发展好提供了重要保障。

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前2个月广东在吸引制造业外资方面表现出彩,前2个月广东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4.1亿元,同比增长34.5%,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31.8%。从40多年前率先开放拥抱外资,以多重优势吸引外资企业发展制造业,到如今跨国公司在粤陆续布局研发中心和总部型项目,广东外资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在多家外企企业看来,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当下,他们更希望能从广东的系列开放动作中找到新的全球化机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