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凤石桥村:和美乡村入画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2:01:00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邓明安
春日,走进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道路平坦宽阔,民居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洁,田园绿意盎然,村民笑脸盈盈,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画卷铺陈眼前。
近年来,石桥村在党建引领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一户一景”美乡村
2023年以来,石桥村党支部瞄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以党建引领为共同富裕注入“联动力”,依托丰富特有的自然资源,以乡村振兴为抓手,通过积极倡导建设美丽家园、整治“无事酒”移风易俗、建立最美系列“红黑榜”等形式,紧紧锚定农旅商深度融合发展这一特殊定位,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唤醒沉睡资源,打造“一户一景”,以村容村貌增颜值助推乡村振兴。
“瞧这小花坛的花开得真是娇艳欲滴。”“老棚子门口的黄金茶在晨曦的朝阳下闪闪发光,收入很不错!”走进三胡乡石桥村,七组村民李成贵的家中热闹非凡,村民聚在一起,愉快地聊着家常,享受着这片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

风雨桥一景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石桥村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建设“一户一景”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助推乡村增颜值。
“以前都没有人来,现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环境变好了,房前屋后都弄得干净整洁,住起来很舒服。”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2组村民邓德平神情里满是自豪。

古色古香的上坝院子
在推进“一户一景”建设中,该村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鼓励引导村组对现有基础较好的景观进行升级改造,以村级公路沿线首先打造一批示范点,供其他院落参考借鉴,并与村民共同探讨房前屋后“一户一景”整治方案,要建什么?怎样建设?规模大小如何……一系列的过程让村民拥有了话语权,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
“光靠政府或村委是不行的,还是要动员村民一起搞。”村党支部副书记邓守卫介绍,为推进“一户一景”改造建设,该村根据村民院子的实际面积与预计改造面积,进行相应的资金调整。采用“三七开”(即农户出资30%,政府出资70%)的优惠政策,激励村民积极自主地维护环境、参与建设,通过实际参与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从村头到村尾,从道路到小巷,处处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让乡村“一户一景”从“局部美”逐步坠入“新仙境”。
产业振兴促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如何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切实有效解决群众增收致富问题,是摆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面前的一道“时代课题”。
石桥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流域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硒元素含量高,气候温暖湿润,日照时间充沛,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高山茶叶。2022年以来,石桥村共发展有机绿茶400余亩、富硒藤茶200余亩,有黄精茶、红茶、白茶等12个品种,并打造了约25亩的采茶示范农耕体验园一处,每年采茶季节吸引大量游客到茶园观光、体验、打卡,且常年雇佣留守村民约60人在茶园管护、采摘,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村民扦插藤茶
2025年该村扩大藤茶种植规模,在乡政府及强村公司的支持下,新增藤茶种植面积100亩。按照现行市场行情计算,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望突破10万元。同时,石桥村还引进特色药材、水果种植大户,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和集体双赢。
邓润洲是三胡乡石桥村的白术种植大户,2024年他流转了石桥村撂荒地45亩种植白术。据他介绍,每亩地年产量可达500多公斤,除去种子、农药、肥料及劳务用工成本,年纯利润约23万元—24万元。

村民采收白术
药材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邓润洲聘请了周边村的村民进行种植、管护、采收等工作,为村民们提供了工作岗位,促进了就业和增收。
石桥村三组的村民吴林森表示,他们将土地按照700元每亩流转给种植大户,同时又在种植大户基地打工,每天可得80元至100元工资,年收入约2.2万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特色智慧杨梅大棚
石桥村原有杨梅600余亩,2022年,来凤海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伟在石桥村打造了现代生态智能杨梅大棚20亩,现已连续两年挂果收益。2024年又扩增100亩,常年带动留守妇女、村民80余人在大棚从事除草、培土、剪枝、采摘等工作,人均增收1.2万元—2万元,预计2025年公司收入将突破35万元。
石桥村抢抓乡村振兴的契机,从本村实际现状和地理优势出发,蹚出了一条产业兴、村民富、事业旺的山区特色种植乡村振兴“新路径”。
农旅融合活经济
石桥村依托山清、水秀、风光好的区位优势,立足特色农业,推动农业观光与文旅、农旅、商旅等深度融合,打造桃花岛赏花经济特色品牌和水源头露天烧烤体验区,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互动融合发展,推动“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新业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得很漂亮,不仅自己住得很舒服,来游玩、农耕、休闲的旅客也越来越多了,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石桥村2组邓老八客栈农家乐老板感慨道。

桃花岛一角
春分过后,三胡乡石桥村杨梅古寨4A级景区核心景点桃花岛的桃花梯次进入盛花期,粉的、红的桃花竞相绽放,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春日画卷。漫步桃林,桃花簇簇,笑语嫣然,如梦如幻,仿佛坠入了粉色的仙境,吸引远近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游玩。
“我每年桃花开的时候都要到三胡桃花岛来看花,今年还邀了家人和几个朋友一起过来的,每年都有不一样的新奇,既有吃的,又有玩的,感觉很不错。”连续3年来桃花岛打卡的湖南省龙山县石糕山游客汤女士说。

桃花争春
“由于今年天气比较好,桃花岛桃花开得比往年早一些,游客较往年多了一成,本周内我家累计接待旅客达700多人次,农家乐毛收入约13000元。”石桥村杨梅古寨景区碾行客栈农家乐老板邓益山高兴地说。
据不完全统计,自4月1日桃花岛开园以来,桃花岛上每天吸引来自湖南龙山、咸丰、宣恩等周边地区1000余名游客前来踏春赏花,拍照留念,同时杨梅古寨景区还推出游园打卡、桃花集市、旅拍、草坪美食围炉煮茶、烧烤等系列赏花活动,供游客享用,带动附近80人灵活就业,本地腊肉、香肠、干笋等周边农副产品销售火爆;三胡里叶宴、随意山庄等民宿;桃花岛星空房及碾行客栈农家乐等餐饮住宿业收入接连刷新纪录,一周内旅游综合收入超10万元。
久久为功,把古色古香的石桥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风景区,通过景区人流量的不断增大,形成经济辐射连锁效益,村集体经济正逐渐壮大,2024年该村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为群众创造了就业增收渠道,实现了经济增长、群众增收、政府增税“三连增”,共享村级发展红利。当前,村两委正积极探索村企互联新模式,以农旅融合产业为纽带,串联资源互补,推动资源共享,打通产业融合新渠道,推动一二三产业环环相扣,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打造武陵山区村强富民“新高地”。
“我们将继续以党建统领工作全局,锚定农旅融合定位,扎实推进村企互联,资源优势互补,充分挖掘本村的优势资源,提升共建力度,缔造新时代和美乡村幸福生活。”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党支部书记谭艳菊对未来发展这样定位。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 2025-04-12 23:32:00 财报透视|上市当年业绩“变脸 ”?戈碧迦营收净利双降,经营性现金流“腰斩”
- 2025-04-12 10:03:00 东百集团2024年增利不增收,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3元“安慰奖”
- 2025-04-12 03:56:00 价格战惨烈“内卷”苦果:光伏企业密集下调可转债转股价
- 2025-04-11 22:43:00 埃夫特发生5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2559.07万元
- 2025-04-11 18:54:00 中国人寿:以综合金融之笔助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