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精管善治·合肥在行动丨摊位有了“身份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0:03:00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黄山小烧饼、淮南牛肉汤、蚌埠烧饼夹里脊……如果想在哪里找全安徽特色小吃,不如来合肥的街头走一走。天色稍稍暗下来,一辆辆摊位车陆续出现在路边,是合肥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什么要给摊位办理“身份证”?
过去,流动摊位一直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经营场所不固定、挤占马路、食品安全存在隐患、从业者健康难以检测。监管不力的年代,“堵”是最常见的方法,城管追着摊贩跑,一度在影视作品中形成刻板印象。
然而,小摊车一头连着群众灵活就业的需要,一头连着居民方便购物的需求。“堵”不是长久之计,化堵为疏方为上策。
合肥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实施以来,两县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在流动摊位治理上,以科技手段协助城市管理,让摊位乱象化为城市烟火气。

这张“身份证”有什么用?
于城市管理而言,摊位的考核办法能够更加细化。去年11月,肥西县对流动摊点建立起“12+3”摊群点考核细则,将摊点从业人员规范经营、环境卫生、证件办理等内容纳入考核。有了“身份证”,执法人员可以通过摊点管理APP实时上传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并敦促摊点整改,对问题出现随查随罚、问题整改精准定位。
对于流动摊主而言,“身份证”让摊位有了固定经营场所和时段。自2024年9月起,肥东县开展食品摊贩规范提升行动,将主城区范围内流动食品摊贩纳入管理,结合摊贩日常相对集中的经营位置,规划出临时摊群点、引摊入点,为流动摊贩“安家”。
对于群众来说,摊位“身份证”能吃得更放心。“以前东西吃得卫不卫生,全看老板的良心,现在扫了‘摊亮码’不仅有摊位信息,还能投诉和监督,和店铺一样正规。”肥东县居民吴女士说。
依托摊位“身份证”的帮助,两县城市管理局能够联合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市政部门,对摊位的燃气安全、食品安全等内容开展检查,进一步扩大对摊点的安全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同样可以上传至后台记录整改,让城市“烟火气”和“文明味”共生共赢。

执法人员检查“摊亮码”。孙卫民摄
目前,肥西县已在28个摊点群,共计277个摊位实现“码上全知”。肥东县正推动保障首批30个摊点群、487个食品摊贩办理“摊亮码”。
《淮南日报》视频版(2025年7月8日)
责编 孙 玥
初审 陆璐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相关文章
- 2025-07-09 00:03:00 精管善治·合肥在行动丨摊位有了“身份证”
- 2025-07-05 11:34:00 水墨千年润庐州 萧县书画精品展合肥启幕
- 2025-07-03 15:18:00 三亚“执法蓝”开展“一老一小”食品安全检查
- 2025-06-06 11:45:00 守护高考,黄陂公安已就位
- 2025-05-27 12:34:00 接到报警!一公司会计“闯祸了”,将10000000元误转陌生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