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包头街巷烟火里的双拥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14:00    


【开栏语】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举行,包头市第十次摘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桂冠。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包头市持续创新政策举措解除官兵“后院、后代”之忧,以“阳光安置”托举退役军人幸福转身,以“四个一”工程织就街巷拥军网的生动实践。通过官兵家庭、退役军人、双拥共建的真实故事,展现政策温度与城市担当,解码“十连冠”背后的鱼水深情,让尊崇之光闪耀祖国北疆,让双拥之花常开常新。

在草原钢城包头,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一寸土地。从公园里飘扬的国防标语,到街道上醒目的拥军标识;从各商家给退役军人的暖心优惠,到校园中少年们嘹亮的军歌,包头以“四个一”工程为经纬,织就了一张“处处见双拥、时时感荣光”的温情网络。这座曾以钢铁铸就辉煌的城市,如今正以双拥精神锻造新时代的军民同心城。

国防教育融入市井烟火

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科负责人赵占兵告诉记者,“四个一”工程,即在全市各旗县区和稀土高新区分别至少打造1个双拥示范社区、1所双拥示范学校、1条双拥示范街道、1个双拥主题公园。而如今,全市已有13个双拥示范社区、16所双拥示范学校、10条双拥示范街道和10个双拥主题公园。浓厚的双拥氛围,让鹿城充满双拥温度。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稀土高新区民馨路与火炬路交汇处的双拥国防教育主题公园,英模雕塑庄严肃穆,国防装备模型引人驻足,大国重器展板前围满了拍照的市民。这座经过精心改造的双拥主题公园,将国防元素巧妙嵌入绿树繁花之间,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接受国防教育的“露天课堂”。

“以前这里是普通公园,现在多了‘军味’,孩子能边玩边学知识。”带着孙子散步的李大爷感慨道。记者看到,公园设计注重互动性,各个角落都有着双拥特色细节,军民共建小舞台时不时会举办红色故事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常驻讲解;国防知识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现代化军事成就,吸引年轻人打卡。“国防教育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融入生活点滴,让老百姓在休闲中感受家国情怀。”稀土高新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双拥优抚和褒扬纪念科负责人朱粤说。

在九原区建新街,“荣军联盟”的红色标识点亮了整条街道。街道两侧的拥军亭、双拥道旗与沿街商铺的“三优服务”承诺牌交相辉映。一家理发店门口贴着“现役军人免费,退役军人五折”的告示;餐饮店内,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可享“充值100元送40元”优惠以及不同程度的折扣。所有的细节都将军民一家亲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双拥理念深入人心,九原区推出“荣军联盟”服务。通过招募令吸引商户加入联盟,涵盖餐饮、医疗、生活服务等领域,将优待证的使用场景从政策条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便利。

“我们这条街上大多商户都是九原区‘荣军联盟’的成员,甚至不在这条街上的好多商户也都主动加入到这个团体中来,‘荣军联盟’的成员商家针对军人及退役军人都会给出不同程度的优惠和折扣,商户范围十分广,包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其中一家牙医诊所,因为老板自己也是退役军人,所以如果有退役军人前来看牙洗牙甚至于拍片都是免费的,如果牙齿需要治疗,诊疗费则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折扣‘八一折’,就是为了纪念军人这个身份。”九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周瑞峰说。

“加入‘荣军联盟’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军人为我们保家卫国,我们当然要给予他们特殊的待遇,我从小就特别尊敬军人,敬佩军人,长大了虽然没能当成军人,但是能够参与到拥军的实际行动中,还是感觉到很开心的。”一家参与商户负责人也表示。

军民一家亲 军魂出少年

双拥精神体现在精神层面,也体现在生活层面。在昆区禧瑞都社区的服务站内,党群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拥之家、民兵之家以及兼具各种生活娱乐功能主题的场所一应俱全。社区食堂里,退役军人王先生用优待证享受优惠餐:“价格便宜还有优惠,我们是吃得暖心又开心。”

记者了解到,在禧瑞都社区双拥精神遍地开花,从生活服务到心灵慰藉,社区工作人员对于辖区内所有军人军属、退伍老兵都开展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在八一建军节举办活动,组织退伍老兵观看爱国电影、发放家政服务券、爱心餐券及困难退役军人子女AI课程卡,让老兵们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

社区内负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李榕介绍,辖区双拥工作服务站还通过“网格化+退役军人”管理模式,精准对接老兵需求:为独居老兵安装紧急呼叫设备,组织军属就业培训,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随军家属安置问题,多措并举保障退役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如此浓厚的双拥氛围不仅渗透于社区内,更早已深入到学校中,浸润于学生的思想里。

“升国旗!敬礼!”在包头市第九十六中学的操场上,千名学生齐刷刷举起右臂,旗语操动作铿锵如战士列阵。这所始建于1968年的“少年军校”,是内蒙古首所国防教育示范校,数十年来为军事院校输送数百余名学子。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一所以国防教育为育人底色的学校,多年来,包头市第九十六中凭借独特而鲜明的国防教育特色结出了累累硕果,成为了享誉全市乃至自治区内外的“国防特色校”。近年来,学校更是以军魂养正气,以思政育英才,进而使得国防教育融于师生血脉,“军校精神”及“四特别”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昆区乃至全市打造教育高地的一张“迷彩名片”。

学校构建“国防+”课程体系,军史馆研学、驻区部队实训、国防科技实验课等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军营生活。校园内,“准军事化管理”从宿舍内务延展到课堂纪律,学生们在《强军战歌》的旋律中锤炼意志,红色基因深植青春血脉。

在包头,双拥实践不仅限于“四个一”工程。北方兵器城、包百“拥军街”、16所双拥示范学校构建起多层次阵地;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荣军联盟商户、社区老兵调解队等社会力量形成联动网络。

从主题公园的国防烙印,到街道商户的荣军承诺;从社区老兵的暖心服务,到校园少年的热血誓言,包头用“四个一”工程将双拥精神织入城市肌理。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无处不在的温情——一碗优惠餐、一次免费理发、一堂国防课,皆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注脚,是军民共创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策划:张红梅,郭燕;记者: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