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丨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7:22:00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丨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

原标题: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入北京,70余年来,全总和各级工会团结引导广大职工与共和国同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引题)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曲欣悦

4月的北京,繁花绘春,绿意盎然。在车水马龙的西长安街南侧,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大楼静静矗立……发轫于上海,创生于广州,弄潮于武汉,求索于瑞金,承启于延安,重光于哈尔滨,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一个世纪波澜壮阔奋斗历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将在北京迎来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

时间回溯到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强调城市工作以生产建设为中心,提出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中华全国总工会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于2月间由沈阳迁到北平(1949年9月27日更名为北京),3月1日在北平府前街1号正式办公。全总迁到北平后,开始加强对全国工会运动的指导。

70余载砥砺奋进,中国工会书写了一部团结引导亿万职工与共和国同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的壮丽篇章。

铭记

在全总机关大楼正门上方,红底金字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匾额熠熠生辉,字体苍劲有力、气势磅礴。这是76年前,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应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许之桢的请求,在香山双清别墅办公室,展开一张16开的纸,写下两排“中华全国总工会”,供选用。

七个大字选定后,全总派专人到沈阳第一机器厂制作成一块重达1吨的镀铬铸铁匾额,并赶在194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悬挂到当时位于中南海新华门斜对面府前街1号的全总机关大楼上。

与匾额一同带来的还有沈阳第一机器厂工人的敬意和自豪。“各位工友接到了做这个匾的任务后,觉得是有生以来最光荣事情,大伙乐得连午饭都忘了吃,就下手干起来啦……当了十多年工人,受尽了压迫,到今天知道咱们有个家了。咱们一定好好做,快快做。早日挂在咱们总工会门前,才表示咱们工人阶级的伟大。”1949年7月1日《东北日报》四版上刊发的一篇题为《那上边有咱们寄去的敬意》的公开信,记述了参与制作匾额的工人们当时激动的心情。

全国总工会迁入北平后,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下,陆续从各地抽调干部充实全总机关,调整设置组织机构,加强了全国总工会对各地区、各产业工会工作的领导力,促进了全国工人和工会运动的进一步团结与统一。

1949年7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创办了机关报《工人日报》。同年9月,又将华北职工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总工会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1955年11月后,工会大楼迁至复兴门外大街10号。2003年9月,工会大楼重建,这块饱经风雨的匾额被一块更为巨大的复制品替代。如今,匾额的原品作为文物被精心保存起来。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如今,当人们驻足于这面匾额前仔细端详,仿佛能穿越时光长廊,听见历史的回响。它见证着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工会工作与新中国一路走来,掀开一页页镌刻着奋斗与荣光的时代篇章。

荣耀

2013年4月2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前夕,全总机关大楼里发生了一件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赞誉劳动模范。

“我们党的总书记到全总机关来,亲切看望劳动模范,与劳动模范代表面对面地座谈、交流,发表重要讲话,这在工会历史上是第一次。”曾经亲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工会干部们依然记忆犹新,倍感振奋。

从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到如今形成每五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的制度。历届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成为荣誉获得者珍藏一生的高光时刻。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们相聚北京,迈入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给予劳动群众的至高褒奖。这一刻,劳动的荣光分外耀眼,奋斗的强音激荡人心。

在天安门东侧,高高的红墙内,有一片被郁郁葱葱的古柏环抱着的巍峨建筑群,它就是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2021年4月2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百名劳模图片展在这里开幕。这场图片展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党和国家表彰的3万多名全国劳动模范中遴选出100余位杰出代表,展现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

这场礼赞劳动模范的图片展选址亦别具深意。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原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宫名。同样是在“五一”前夕,1950年4月30日,劳动人民文化宫正式揭幕,并于5月1日作为首都职工文化活动场所对外开放。这也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文化宫。

“还是这所庙,换了主人翁!”现在,这座以“劳动人民”命名的文化宫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主线,成为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

“娘家人”

走进位于中国职工之家C座的12351全国总工会热线呼叫中心,目光会瞬间被数据实时滚动的蓝色大屏幕所吸引:正在通话情况、来电职工画像、诉求热点关键词等数据分析被清晰地呈现在上面。

2023年12月29日,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全面建成运行。热线以接听来电的方式,“7×24小时”受理全国范围内的职工维权服务需求。据统计,2024年,12351热线全年受理职工群众来电149万通,职工满意度达98.8%。

“弯弯的红色电话图样既代表热线电话,也像是一座桥梁,代表我们工会要用这条热线搭起与职工之间的连心桥。中间的‘3’既是数字也是耳朵,寓意用心倾听。”谈起这里随处可见的12351热线标识背后的含义,全总社会联络部工作人员如是介绍。

而就在距离热线呼叫中心不远的中国职工之家A座,正对街道的工会驿站标识格外醒目。每天,这里会迎接上百名户外劳动者进屋歇脚。大家只需用手机扫码即可打开智能柜免费获取雨衣、雨伞、口罩、打气筒、医疗箱等应急物品。如今,类似这样得到智能化升级的工会服务阵地不仅出现在北京的街头,也已在全国各地铺开。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工会驿站18.61万个,其中智能化驿站达1.18万个。

职工有所呼,工会有所应。作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职工的所需所盼就是工会干部的惦念。

“职工之家”APP、12351热线、工会驿站、移动体检、工会“爱心 餐”……如今工会服务职工的手段更加便捷、及时、高效。为解决职工群众“急难”问题,全总和各级工会在做好传统品牌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出新思路、打造新平台,推出了一批精准、智能的服务职工群众项目,让“娘家人”的暖心事连绵不断。

站在即将迎来全总成立百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条从石库门走到复兴门的奋进之路,工会工作的宗旨始终如一: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将党的工运事业扎根于亿万职工之中,方能成为职工群众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新闻链接: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丨团结起来 向光而行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丨立足西北 继往开来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转折之城 坚定前行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丨红都求索 足音铿锵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丨弄潮江城 奋楫时代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百年工运,潮起珠江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足迹丨初心如磐 信仰如炬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