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漫步皇城相府,解码青砖上的明清文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2:46:00    

  或许多数人听闻皇城相府,源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传奇故事;又或是通过王跃文笔下《大清相国》,认识了这位在复杂官场中始终坚守清廉自守、公正严明的一代名相。而这座位于沁河沿线、极具东方韵味的古堡——皇城相府,正是陈廷敬的故里。如今,皇城相府已然成为晋城乃至山西的5A级龙头景区。
  皇城相府占地4.8万平方米,由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两座城堡组成。其中,“中道庄”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并御赐“午亭山村”匾额,得名“皇城相府”。踏入中道庄,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冢宰总宪”石牌坊。这座四柱三门、雕刻精美的牌坊,乃是康熙御准所建,其上镌刻的文字,生动记载着陈氏家族自明孝宗至清乾隆年间的辉煌: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6位翰林,“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名不虚传,“父子翰林”“兄弟翰林”的盛况更是传为佳话,尽显北方文化巨族的风范。
  皇城相府的建筑布局严谨,功能齐全。16座院落、640多间房屋错落有致,12米高的城墙环绕四周,近千米的周长与7座巍峨城门,将其构筑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这种巧妙融合防御与居住功能的官宅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依托皇城相府这一金字招牌,相府所在的皇城村成功实现从煤炭经济向综合旅游区的转型。近几年,通过推出大景区建设和“五村联建”模式,皇城村带动周边郭峪等五个村庄协同发展、共同富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堡+文化+生态”发展模式。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胡钰 实习生 刘芳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