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山古村何以蝶变“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11:55:00    

2024年11月15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漳州市南靖县官洋村成功入选,成为福建首个获此殊荣的乡村。这座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究竟凭借何种魅力实现蜕变?

古村焕新:从文化遗产到旅游热地

步入官洋村,一座座土楼古朴庄重,凝聚着先辈的智慧结晶;7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榕树矗立村中,诉说着村落的悠久历史;数公里长的鹅卵石古道蜿蜒延伸,清风拂过,令人沉醉……

官洋村游人如织。南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08年,“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官洋村发展按下“加速键”。该村以此为契机,持续改善并活化利用土楼内部环境与公共空间,逐步融入休闲业态,先后斩获“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如今,官洋村已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感受独特魅力。

“这里风景太美了,尤其是古榕树,我在树下逗留了很久,我们那边没有这么有历史感的大树。”游客黄女士直言,土楼环形建筑带来的震撼更让她印象深刻,“登上土楼,抬头就能看见天空,那种景色太难忘了。”

“村庄环境干净又漂亮。”游客常女士同样赞不绝口,表示回去后会向亲友推荐官洋村。

业态创新:土楼民宿激活文化体验

官洋村的旅游业态中,“文化体验+民宿”模式受游客青睐。该村将传统土楼建筑改造为民宿,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居住设施,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又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土楼文化的机会。

写生爱好者在官洋村创作。南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水谣简庄民宿老板简辰杰是土生土长的官洋村人,看着家乡因旅游愈发热闹,他满脸自豪:“我们的民宿保留了土楼民居特色,如今还升级融入中式风格与本地文化,游客体验感更强了。”

乡村蝶变:村民返乡增收日子有奔头

旅游业的兴起,让官洋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寻找机遇,目前村里95%以上的饭店、民宿员工为当地农民,90%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就业,寂静的村庄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2005年的官洋村还是穷山沟,没人愿意来。2008年土楼申遗成功后,家乡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快。”村民简素贞说,村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官洋村党支部书记简文炯介绍:“以前村民以从事农业为主,一户年收入约1万元。融入旅游业后,经过十几年发展,如今每户平均年收入达3万元左右。村里现有民宿、餐饮商户100多家,90%由当地村民经营,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文化赋能:文学创作助力乡村传播

官洋村的发展不仅惠及村民、吸引游客,还吸引了众多文学创作者的目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葆国长期关注土楼文化,常来官洋村寻找创作灵感。在他眼中,官洋村兼具优美自然景观与深厚历史人文,“每一座土楼都有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历史气息”。

官洋村的非遗娶亲表演吸引众多游客观看。南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此,何葆国创作了《土楼》《当云水谣还叫做长教的时候》等优秀作品。他认为,官洋村的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可通过文字、影像、图片更好传播,游客在旅游中阅读、观看相关作品,能加深对村庄的印象,提升旅游体验层次,“文学作品也能让更多人深刻认识这座村子的人文魅力”。

未来可期: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官洋村的蜕变,源于持续探索与创新。该村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强环境整治,提升村民旅游服务意识;同时壮大文化交流平台,与十几所高校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并不断挖掘土楼文化,打造农民丰收节、民宿集群、非遗娶亲表演、夜间音乐秀、画舫船舞蹈秀、夜游云水谣等丰富旅游新业态。

如今,从深山古村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官洋村已成为南靖县吸引国际游客、文旅投资企业与文化交流项目的“金字招牌”。

南靖县文体旅局副局长蔡志鸿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强化文旅品牌推广与建设:一是推动旅游体验升级,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与旅游场景结合,实现“观光游”向“深度文化体验游”转型;二是促进产业融合,拓展文旅经济链条,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助力村民增收;三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将官洋村与周边田螺坑、云水谣等20个景点串联成线,打造“520福建土楼(南靖)文化旅游圈”,提升南靖县文旅产业规模效应。(苏海森 黄艺雅 张义 庄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