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品读行携手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经典在品读”发布会圆满举行,“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1:55:002024 年 4 月 7 日晚,品读行携手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广州图书馆举办“语文经典在品读”发布会,此次活动,标志着双方围绕语文经典教育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的传承与创新。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教授,乐学教育集团董事长、乐学培优总裁曹允东先生,乐学培优高级副总裁王宁博士,乐学培优语文研究院陈丽燕女士,乐学培优广州分校负责人邵明远先生等领导及老师团队,广州媒体代表、广州知名教育博主及400多组家庭共同出席,共襄这场文化教育界的春夜雅集。
会上,双方共同为乐学培优语文研究院进行揭牌,共同推出“乐学培优之星”经典读写大赛。北京大学中文系为语文研究院和经典读写大赛提供全面的学术支持。这场集结教育界、学术界与媒体界目光的盛会,让"品读行语文"的经典教育之路绽放出新的文化标杆。

北大中文系为品读行语文教育赋能
拥有 115 年的悠久历史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始终以守护文明火种为己任。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学者以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社会担当,系统引介现代学科体系,深刻推动国民思想解放。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亲身参与五四运动的时代洪流,更以其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奠定了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根基。北大中文系从不把自己局限于大学讲台,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负着社会转型的历史使命。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教授代表北大中文系,向乐学培优语文研究院的成立及语文读写大赛的启动致以祝贺。他在致辞中提到,早在 100 多年前,北大中文系就开展了歌谣运动、新文化运动,深入社会底层,为大众普及文化知识 。这些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的识字水平和文化程度。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教授为同学们签名
自上世纪末开始,北大中文系一直参与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的编纂工作。杜晓勤本人和温儒敏教授一样,都曾参与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的编写。此次,北大中文系携手乐学培优,积极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工作,同时在素质教育阶段发力。双方合作举办经典读写大赛,期望借助该活动,推动经典文学教育。杜教授提出:“经典需要品读,更需要乐学,从而化为学生认识自我、体验人生、反省内心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为融入血液中的一种精神。”
品读行,创于2013年,隶属乐学教育集团,作为乐学培优旗下专注于“读诗读史读名著 ”语文经典教育的品牌,以经典阅读为舟,以创意写作为楫,在语文教育的江河中开拓出独具特色的航道。

乐学教育集团董事长、总裁曹允东
乐学教育集团董事长、总裁曹允东先生作为北大学子与教育创业者,在致辞中深情追溯了北大中文系对自己教育理念的启蒙:“在燕园求学时,中文系教授们对经典的当代解读,让深刻理解到’经典在品读’的真谛。创立品读行时,我们始终坚持’用经典滋养生命,以读写贯通古今’的初心。”乐学培优致力于促进孩子全面成长,提升孩子应对生活变化和 AI 冲击的能力,培养孩子幸福生活、面对世界、拥抱世界变化的能力。他特别强调,感谢北大中文系杜教授对品读行语文教材给予肯定,双方更通过在学术上的携手共创,实现以广州为基础,将优质语文教育资源,向深圳、武汉等地拓展,让全国各分校更多学生同步享受。他透露,接下来,乐学培优将联合北京大学中文系,挑选10名乐学培优广州分校语文老师到北京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提升师资水平。此外,还将选拔7至10名广州学生参加北大暑期访学活动,助力学生成长。

“乐学培优之星”经典读写大赛正式启动
作为乐学培优语文研究院的重点项目,“乐学培优之星”经典读写大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为宗旨,面向中小学生开放。
乐学培优高级副总裁王宁博士介绍,大赛以“语文经典,读写传承”为出题方向,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结合自身思考与感悟,完成原创写作。赛事分为幼小组、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对应《我是小小童话家》《照亮心灵的这盏灯》《与经典对话》以及《AI时代的经典守望》的写作主题。赛事形式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流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乐学培优语文研究院及品读行教研团队及语文教育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确保评审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其中,王宁博士强调,获奖作品将获得北大中文系学术指导,颁奖典礼将在北京大学举行,特等奖得主有机会参加“乐学培优之星”北大中文经典读写营。

乐学培优高级副总裁王宁博士

专访曹董事长及北大杜教授
问:在AI技术冲击教育的当下,为何选择以“读写大赛”为载体?
曹允东:我们希望通过活动唤醒学生对语文本质的热爱——即关注人性、自然与人文精神。AI时代的知识获取更便捷,但真正的人文素养仍需要深度阅读与思考。学生可以借助AI工具辅助创作,但核心是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力、对挑战的应对能力,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积极态度。
问:随着AI技术的发展,许多孩子会借助AI工具辅助写作。您对孩子们如何合理使用这类工具、避免过度依赖有哪些建议?
杜晓勤:孩子们使用AI时,首先可以借助它收集古往今来优秀的表达方式,学习如何用恰当的句子和手法来传递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但关键在于,最终的思考必须是自己的。孩子们需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无论是美好的事物,还是让他们内心产生困惑或痛苦的事物。这些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是AI无法替代的。AI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绝不能取代孩子自己的思考、感受和亲身体验。

北大杜教授特别表示,本次大赛,希望看到孩子们写真实的自己,表达他们真实的思考。在写作时,他们可以借鉴经典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法,但最终呈现的应是他们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古人的观点或成人的思考。杜教授表示:“孩子们要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记录喜怒哀乐,真实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文字最能打动人。”据悉,“乐学培优之星”大赛报名通道即日开启。参赛者可通过品读行官方公众号报名。
大会尾声,乐学培优广州分校高中负责人王嘉庆老师向现场来宾展示了多年来乐学培优的新高考教研教学成果。据介绍,乐学培优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集结总部名师加盟,与广州本地教师团队联合教学、教研,采取暑寒集训和秋春同步的名师大班模式,基于“乐学高考”多年高考教学、研究经验为广大学子提供高效、优质的高中全科课程。
文|秦小杰图|活动方提供
相关文章
- 2025-04-12 22:53:00 苏炳添弃权,此前曾称“可能是自己的百米告别战”
- 2025-04-12 10:08:00 黄埔海关全面推动 快通班列常态化发行
- 2025-04-12 04:58:00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走进保靖县田间地头助力农业发展
- 2025-04-11 22:45:00 刘瑜梅:期待通过“羊城八景”评选,让岭南文化绽放新彩
- 2025-04-11 13:38:00 广交会专线、“零行李”出行……这些举措让参展商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