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17.5米“山河号”盾构机出洞!“世界级”水下盾构隧道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贯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09:54:00
8月17日,随着开挖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掘进完成,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中国水下隧道建设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国内首条穿黄单洞双层盾构隧道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全长约5.75公里,其中盾构段长约3.3公里,单洞双层隧道布置,是国内首条穿黄单洞双层盾构隧道。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外径16.8米、单洞双层中、上层通行南向北交通,下层通行北向南交通,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
中铁十四局项目总工程师高同矿介绍,黄岗路黄河隧道单洞上下设置六车道通行,可实现两洞隧道的交通功能,既节省地下空间,又减少约15%投资。同时,创新设计4.2米净高,可以满足通行公交、消防、管理及救援车辆等要求,极大提高通行能力。

超大直径盾构再次穿越地上悬河
万里黄河自流入河南开始形成地上悬河。到达济南泺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城区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河床11.62米,是一条罕见的、水量巨大的地上悬河。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穿越“地上悬河”,是继“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后又一连接南北向的大通道,也是首条穿黄单洞双层盾构隧道。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施工中,先后下穿黄河大堤、黄河等敏感地区,最深覆土厚度达49.2米,最大水土压力6.3巴,相当于一个人手掌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掘进过程中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随着盾构机直径的增加,其制造难度、施工风险系数也呈几何式增长,尤其是17米级盾构首次穿越“地上悬河”,对掘进的精准管控和设备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中铁十四局项目现场负责人周祥介绍,针对黄河之下的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依托丰富穿黄经验,为“山河号”盾构机创新应用大开口率带压复合型刀盘,装配伸缩式主驱动、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先进装备,并搭载“五官一脑”智能化装备系统,构建盾构掘进的“智慧大脑”,实现全流程感知、预警与智能决策。

首次实现黄河下3.3公里连续掘进“不换刀”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盾构机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胶结砂层等叠合地层,刀盘极易结泥饼。在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区间段2000米范围内,不规则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钙质结核”,最大硬度达41兆帕,极易造成刀具磨损和卡泵现象。
同时,盾构机开挖面积达240平方米,比半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还要大,每掘进1环就会产生1200方泥浆,处理难度大。
中铁十四局项目盾构经理薛永超介绍,项目团队自主首创“絮凝+提浓+压滤”系统组合工艺,每日泥浆处理效率提高50%,滤饼的含水率降低至30%以下,实现泥浆高效处理以及尾水的循环利用和零外排。同时,研发应用金刚石刀具、颚式破碎机、双管路液压采石装置等,破解钙质结核等不良地质带来的施工难题,黄河下首次实现全程3.3公里连续掘进不换刀,保障了盾构机高效掘进。
此外,针对特大断面管片上浮技术难题,项目团队应用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技术,管片和地层间10多秒即成胶凝状,短短30分钟就能形成早期强度,为管片穿上了一件坚固的“金钟罩”。通过同步注浆检测设备,对注浆效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有效判断壁后注浆饱满度,实现管片上浮量控制在5毫米以内。

创下17米级盾构施工的“世界级”
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先后攻克开挖面稳定控制、穿越悬河大堤沉降控制、特大断面管片上浮控制、海量泥浆绿色高效处理等28项技术难题,实现最高日进尺18米、月进尺426米,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的世界纪录。
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科技论文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2件,总结形成17米级盾构施工成套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特大直径盾构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力推动我国盾构隧道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为组长的专家组指出,隧道建造过程高度智能化、机械化、绿色化技术的实施,将推动我国盾构隧道技术往前迈出一大步,隧道的建成对我国水下交通隧道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跨黄通道让济南“拥河入怀”
新城崛起,交通先行。起步区发展,第一步就是要突破黄河阻隔,通过跨黄通道加速两岸融合,实现“桥隧缝合两岸”、南北联动发展。
目前,在黄河起步区段42公里的河道上,整体规划了21处跨河通道,建成后跨河通道平均间距缩小到3公里。
黄岗路黄河隧道是继“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后又一连接南北向的大通道,隧道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济南拥河发展,促进黄河南北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对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链接:
来看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成长“大事记” | 新黄河一图
瞧瞧“山河号”的“黑科技”!17.5米超大直径盾构机这样穿黄河 | 新黄河H5
地下“巨龙”,穿越黄河!5张海报解码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 | 新黄河海报集
记者:柴颖颖 摄影:郭尧 摄像:郭尧 剪辑:张成霖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
相关文章
- 2025-08-17 09:54:00 17.5米“山河号”盾构机出洞!“世界级”水下盾构隧道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贯通
- 2025-07-23 20:07:00 中密控股:判断雅下水电工程对公司总体业绩影响积极但有限
- 2025-07-09 06:43:00 软实力的泉城表达!看济南各区县城市软实力创新提升路径
- 2025-07-05 11:33:00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2025-06-25 10:09:00 因路面维修需要,渤海大道部分路段半侧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