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差点忘了从前”,是在提醒把握当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9:44:00
撰文丨于永杰


2003年我读大一,那年有个特别热的新闻,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成了一名卖猪肉的摊贩,二十多年前这则新闻引发的激烈讨论可想而知,这让刚刚就读中文系的我不免有一丝迷茫。
新闻照片上,陆步轩戴着眼镜在磨一把切肉刀,如果当时有短视频,他倒是可以拍一条“自从卖起猪肉,我差点忘了以前是干嘛的”,视频画面从猪肉和案板,丝滑地切换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和未名湖,流量必然不小。
许多年后,像陆步轩那样因为各种原因而“脱下长衫”的人越来越多了,以至于“自从干了XX之后,差点忘了以前是干嘛的”,在短视频平台上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系列。原本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的丁远昭,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在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分别拿到硕士学位,但去年3月他突然收到学校不再续约通知,经过多次求职无果后,他选择回国当了一名外卖骑手。
“差点忘了以前是干嘛的了”,这个系列短视频大概内容都是这样,本来是律师、主持人等被认为是“穿长衫”的白领群体,却干起了外卖员、纹眉师等体力劳动。大部分人看到这些视频,第一反应都是感叹就业竞争越来越大了,像丁远昭这种因失业而转行的确实不少,但并不是全部。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原来的工作薪资不高,而主动从会计、前台等转行为住家育婴师、销售主播,有人晒出自己的薪资从原来的三五千,提高到了一万甚至三万多。还有一部分人把外卖骑手当成兼职或者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一位程序员因为受不了“大厂文化”,而兼职做骑手,每天只跑固定的几个小时,其他时间给人家设计、维护网站,他说做骑手相当于有氧运动。再比如媒体也曾报道过有大学老师、作家兼职送外卖、开滴滴,这也都属于体验生活。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小众人,特别值得关注,他们把体力劳动当成了一种“疗愈”。博主@梁但丁饱受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困扰的他认为体力劳动能让心静下来。博主@五华柚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后却患上了抑郁症,他认为开出租对他而言是一种休养,简单的工作放松身心。
他们的经历对现代人特别有启发意义,人类在进化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从事体力劳动,我们的身心真的能承受不断过载的信息么,“体力劳动拥有疗愈的力量”,这句充满道家智慧的话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对于社会结构和就业观念的变化,我们不必一定给出评判,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他自己权衡后的结果,都有属于他的合理性。但从这些视频中我们看到,面对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这些人并没有就地“躺平”,而是调整就业观念,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选择
相关文章
- 2025-07-09 09:44:00 “差点忘了从前”,是在提醒把握当下
- 2025-06-25 09:01:00 工程师来信|“我也一度认为激光雷达只是情绪价值”
- 2025-06-24 21:59:00 一碗面558元?杭州天价面引争议后店主称系摆拍,市监部门回应
- 2025-06-22 10:26:00 伊朗:美军中东军事基地人员都是伊朗合法打击目标
- 2025-06-17 19:58:00 民警怒怼诈骗分子 保住老人38万养老钱